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经济日报新闻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城市物流园区交流研讨会暨第6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于二○○三年九月十三至十四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主题是,城市物流园区工作交流与政策研讨。会议期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现代物流专题组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司分别与参会代表就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问题以及全国物流发展规划进行了座谈。全国政协委员石万鹏、陆江、李居昌、杨崇春、洪敬南等参加了有关物流政策的专题座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戴定一副会长,经济日报新闻发展中心陈志强副主任,武汉市政府李涛副市长,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耿书海处长、经济运行局崔中付处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物流园区、企业,物流主管部门、投资咨询机构,科研、教学、新闻单位的代表200多人出席。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本次会议是在我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各地普遍重视物流规划,物流园区建设逐步推进,迫切需要政策支持的形势下召开的,也是联合会首次就物流园区题材组织的论坛。在短短两天时间内,通过交流、讲座、座谈和参观等多种形式,会议取得了多方面的收获。
一是交流了情况。武汉市政府李涛副市长,北京空港物流园区管委会、无锡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大连国际物流园区发展有限公司、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奥克斯物流有限公司等6个城市(或物流园区、企业)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现代物流工作开展情况。另有4家单位做了书面交流,16个省区市(含经济中心城市)有关物流政策和规划精选编入《代表手册》,50余人次发言,更多代表利用会后时间充分交流。会议还组织代表参观了武汉中百物流配送中心,观看了武汉中远物流有限公司的信息系统演示。代表们普遍反映,这次会议接触面广,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学习借鉴作用。
二是拓宽了思路。陆江会长在会上所做的主题报告,结合长三角和珠三角考察实际,对当前我国物流发展形势做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发展现代物流应该注意处理好的八个关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规划研究院院长牟惟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和中软冠群执行副总裁秦俊峰等3位专家,分别就国内物流园区发展情况的分析与建议、国外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和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做了专题讲座并回答了代表提问。他们的演讲结合实际,深入浅出,从不同侧面回答了代表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代表们反映,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和专家讲座,紧密结合实际,对现代物流健康发展和园区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三是搭建了平台。会议代表来自政府、园区、企业、专家、媒体、咨询研究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代表们通过广泛接触,交流互动,不仅得到了更多信息,开阔了工作思路,而且结识了业界朋友,有的已达成合作意向,会后即进行实质性操作。会议也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参政机关创造了大范围了解情况的机会。13日晚,由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耿书海处长主持,就全国物流发展规划问题进行了座谈,耿处长通报了全国物流规划的拟订情况,代表们对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4日上午,“全国政协现代物流专题组”由石万鹏组长主持召开了座谈会,研讨交流有关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问题。参会代表踊跃发言,代表们和专题组领导都感觉有收获,受启发。
四是增强了推进物流发展的凝聚力。由于选题准确,会前准备充分,再加上各方面特别是武汉市政府大力支持,会议达到了主办方、参与方和参会代表普遍有收获,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效果。不少代表表示,愿与联合会更紧密联系,希望联合会多组织类似活动。有的代表当场要求加入联合会,有的请我们参与园区规划建设,有的邀请会领导前往考察,还有的提出明年适当时候承办类似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代表们普遍反映,坚定了推进中国物流发展的信心。
二、关于陆江会长提出的“八个关系”
陆江会长在会议的主题报告中,对前不久他在《经济日报》上发表的在现代物流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八个重要关系做了重点阐述。
第一是供需关系。他认为当前发展现代物流,不仅有需求问题,更重要的是供给能力很难满足企业越来越高的物流需求。因此,不仅要培育物流市场,更要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
第二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从经济运行角度看,物流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企业竞争力,满足用户的需要。要从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这个根本目的出发,讲究物流合理性,不能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不顾市场需求,盲目追求最先进,最现代化,要讲投入产出。
第三是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物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物流的发展也不可能脱离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经济还不发达,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程度不可能很高,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发展还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发展现代物流是方向,要积极推进,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共同发展。
第四是新建和改造提升原有物流资源的关系。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考虑我国国情,不能不顾条件盲目上马新建物流中心,应该在原有物流资源的改造提升利用方面多下功夫。这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路子,也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要求。
第五是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关系。目前,企业物流仍然是我国现阶段物流活动的主体,国外物流的社会化和现代化是从制造业物流的高度发展开始的。国外许多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也是从企业物流逐步发展起来的。要重视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关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物流增加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向社会物流拓展。
第六是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物流产业作为新型服务业,是与整个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中的其他产业既是物流产业的服务对象,也是需求基础。在生产领域,从供应物流到生产物流,再到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物流活动渗透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流通领域,物流是实现商品流通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只有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要充分认识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这种先导作用,积极推进物流产业的超前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七是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发展现代物流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但是一定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绝不能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清除地区和行业壁垒,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涉及到一些协调性和自律性的行业事务,如行业标准与认证、行业统计、行业培训、行业自律等,可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于具体的经营活动,要放松管制,放手让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促进物流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发展壮大。
第八是国外经验和我国国情的关系。我们发展现代物流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但国外经验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不能照抄照搬,要选择适宜的物流发展模式,走自己的路。
代表们对陆江会长提出的“八个关系”表示赞同。有的说,这“八个关系”紧密联系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实际,有一定理论深度,符合唯物辩证法和市场经济规律,对于我们正确把握物流发展形势,推动现代物流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启迪和引导作用。
三、会议提出的一些主要观点
在会议报告、演讲、交流和座谈当中,领导、专家和代表分别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观点,现综述如下:
(一)当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形势很好,不要轻言“过热”
物流概念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以后20多年,由于体制的原因、经济发展的原因,一直推广不开。直到90年代后半期,现代物流才逐渐受到重视,而真正起步有所发展也就进入新世纪的这两三年。而这两三年我们在物流方面所做的事情,更多的还是研讨、培训、规划等前期性准备工作和必要的舆论宣传,真正投入到物流建设中的资金并不是很多,很多物流项目也没有全面铺开。正如有的代表所说,是“口头热”,行动并不“热”。对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的现代物流显然不应该下“过热”的结论。
当然,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苗头,但这些问题是可以在发展中加以解决的。比如:不注重实践操作,热衷于概念的炒作;不结合当地实际和现有条件,盲目提出在全国甚至世界物流格局中争第一,“当老大”的目标;不注意现有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盲目新上项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苗头;不在资源和业务的整合上下功夫,而是盲目跟风“翻牌”等等。这些倾向和问题,都是在快速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也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但不能因此得出“过热”的结论。
许多代表指出,轻言“过热”,对现代物流发展有害无益。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如果认同物流发展“过热”的观点,必然采取限制或“刹车”的措施,给刚刚兴起的“物流热潮”浇上“冷水”,不仅对当前,对长远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多数代表赞同这样的观点,当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形势是好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从总体上看待“物流热潮”,对现代物流应该继续采取扶持发展的积极措施。
(二)物流园区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好形式,但应防止一哄而上
关于物流园区的内涵,有专家指出,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进行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和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的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有日本专家把物流园区(据点)形象地比做“人的心脏”。
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一,物流园区为分散的运输、仓储、包装、货代、配载等不同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形成综合服务功能创造了便利条件,可以大大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第二,物流园区高效率、低成本的优质服务,有利于聚集物流需求,逐步形成较好的市场氛围,推动物流服务的社会化。第三,园区作用的正常发挥,可以促进生产和流通的专业分工,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当前,各地都在搞物流发展规划,都提出建设物流园区,说明大家对发展现代物流相当重视。但建不建物流园区,什么时候建,建在哪里,建多少,怎么建,建什么样的物流园区,一定要按照物流需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不可一哄而上。要理直气壮地提出不要刮风,不要重复建设,不要盲目上马。
(三)物流园区要以物流需求为基础,运作模式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物流园区说到底是支撑性、服务性的体系,必须要有明确的服务对象,要以现实的物流需求为基础。从会议交流的情况来看,凡是服务对象明确,需求旺盛的园区,都运作良好;反之,就会出现有场无市,设施闲置的问题。有专家指出,我们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物流发展一定要根据我国或本地区生产力水平来决定,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需要什么样的物流服务,适度超前但要切实把握需求。各省区市尤其是西部地区不一定按照东部的模式来建设园区,更不可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
物流园区大都依托雄厚的交通基础设施,例如海港、空港、铁路编组站、公路枢纽等。但没有商流的交通枢纽,不是物流枢纽。物流活动不管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利润为中心,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没有商品的交易活动,就没有物流的商机,现代物流的发展绝对不可能脱离商流。所以,物流园区建设必须紧随繁荣的商贸活动,大量的物流需求蕴涵于发达的商贸活动之中。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物流园区集中在经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制造业或流通业发达的中心地区。而且,从区域经济关系及经济组织特点、物流的发展趋势和物流园区的总体功能考虑,中心城市应需要相应的物流组织功能区,即规模化的物流园区。根据国内外与物流园区功能相同或相当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经验,中心城市物流园区在发展模式上一般表现为,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当然,园区运作模式选择一定要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需求相一致。
(四)要重视和防范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风险
有的代表在讨论中提出了物流园区的风险问题。物流概念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概念,物流产业也是一门新的产业,对物流的运作机理和盈利模式,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些人认为物流是高利润行业,投资物流,特别是建设园区就能赚大钱。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对发展物流也是有害的。物流园区一般规模大、投资多、利润低、回收慢。我们不仅要看到园区对经济发展和企业运作有利的一面,更要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有足够的估计。要按照经济合理、环境优化、功能突出、适度超前的原则和政府规划先行、各方充分论证、基础设施配套、企业投资运作的顺序来规划建设。
(五)政府应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
在我国,物流产业总体上来说属于起步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发展现代物流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代表们提出的需要政府扶持的事项主要有:
一是尽快出台全国物流发展规划。当前,许多省区市都在分别制定物流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应该说都是符合当地实际的。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物流一体化运作,这种按照行政区划制定出来的物流规划,在经济区域范围之内,在全国范围之内,必然出现许多矛盾和重复的地方。这就迫切需要全国的物流规划加以指导和引导。因此,与会代表普遍要求尽快出台全国规划,对大的物流区域布局做出界定,从规划层面避免重复建设。
二是尽快对物流企业做出界定。近年来,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在我国大量出现,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相对独立的行业正在加快发展。但企业注册登记中没有物流行业代码和相应标准,物流企业的身份无从认定;没有一家权威机构能够说清楚中国物流企业的数量,物流规划和政策指导自然失去了数量依据,物流信息统计指标体系也就不会建立;本行业发展状况无法准确描述,企业之间也无法进行考核对比;国家宏观政策失去了实施的明确对象和清晰“边界”。因此,代表们呼吁,应该尽快确定物流企业的标准,进而建立起工商登记、统计信息和政策规范体系,从而确立物流相对独立的行业地位。
三是降低门槛,简化审批手续。按照目前政策规定,物流企业在工商登记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前置性审批。例如:仅货物承运权就分为,各地运输管理局负责公路运输权审批,各地航运管理局负责内河水运权审批,交通部负责海运及长江直系运输审批,国家民航总局负责航空运输审批,铁道部负责铁路运输审批。此外,货运代理权也是分别由各地各级主管部门审批。这些前置性审批完成后,还需每年再进行年检。物流企业经营多少种业务,就要分别找多少家主管部门,如涉及到跨省联运,还需要找各省市确定的主管部门,大型企业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都要在当地重新登记。所以,代表们强烈要求,降低门槛,减少审批事项,为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方便。
四是实施积极的投融资政策。现代物流业是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行业,也是资金密集的行业,特别是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投入。代表们盼望积极的投融资政策:对于现代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可以实行财政贷款担保,支持这些企业优先取得贷款;对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运作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要积极推荐上市融资;对于大量的中小物流企业,要强化服务,使他们能够得到急需的贷款。同时,应该制定一些鼓励、引导多元化市场主体投资物流产业的政策,以增加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资金来源。
五是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国家需要加大投入。比如干线公路、铁路、民航和储备粮库,符合国家统一规划的大型物流园区和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等属于基础性、公益性的物流基础设施,国家应该采用贴息贷款、投资参股、租赁经营等多种方式增加投入。对于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物流统计信息体系建设、物流基础理论研究、重大物流规划和项目论证、重大技术推广和人才培训等事关全行业长远发展的大事,可以委托行业社团中介组织做好相关工作,政府应该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那样给予经费方面的支持。
六是降低物流企业的土地开发费用。有的代表提出,物流园区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且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政府应该对园区企业在土地出让价格、配套设施费用上给予支持和适当优惠。有的代表建议,采取一次规划、专项使用、分期开发、分期支付的办法,以利于滚动发展。还有的代表提出,能否按照工业用地的标准来给物流用地定价,但应严格限制炒作土地。对于大型物流企业特别是仓储企业,运用现有土地优势,进行设施改造,功能提升,向现代物流转型,在土地开发费用方面更应该给予优惠。
七是减轻物流企业的税费负担。不少代表反映,物流企业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流业务总包以后,在分包环节又要纳税;在外地设置分支机构的物流企业,不能享受统一缴纳所得税的政策。有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给本地企业以税收优惠,对外地企业征收较高税费;在一些地方乱罚款、乱收费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因此,参会代表普遍要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