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中国石油中西部物流集散基地在兰州签约启用
9月20日,中国石油中西部物流集散基地框架合作协议签约暨启用仪式在兰州国际陆港举行,宣告中国石油中西部物流集散基地正式启用。当天,满载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优质产品的首趟专列,历经6天长途跋涉顺利抵达兰州,标志着该物流集散基地已正式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此次物流集散基地启用,将进一步提升兰州在全国物流网络中的地位,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三方将深化合作,共同搭建西北地区石化产品贸易平台,配套发展精细化工延链补链强链项目,聚力打造共建“一带一路”石化产业集聚区与现代物流新高地。
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福建首条“冰上丝绸之路”中欧北极航线首航
9月21日,在福州海关监管下,海杰航运“伊斯坦布尔桥”号集装箱船顺利完成在福州港江阴港区的首次靠泊作业,将装载宁德时代新能源锂电池和万华化学化工产品,驶向欧洲基本港。标志着福建首条“冰上丝绸之路”中欧北极快航航线正式启航,助力“福建制造”’“中国制造”更快走向全球。该航线覆盖大连、青岛、上海、福州、宁波等国内主要港口,直达英国弗利克斯托、荷兰鹿持丹、德国汉堡、波兰格但斯克等欧洲核心枢纽,全面申联中欧经贸关键节点。全程仅需19天,较中欧班节省7天,较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快20天以上,实现北极航线参与欧亚海运通道国际贸易的重大突破。
阿拉山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北京中亚班列阿拉山口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行
9月21日,满载55个40英尺集装箱汽车零配件、废水处理设备的中亚班列从房山区北京国际陆港鸣笛启程,开往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这标志着自9月11日“北京—阿拉山口—中亚”线路成功开通以来,该线路已实现常态化运行,为首都国际物流向西开放再添一条稳定、高效的运输通道。打通北京至阿拉山口的国际货运班列出境通路,不仅有助于缩短班列在口岸的停留时间,也是探索以通道多元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具体实践。同时,阿拉山口也是我国距离欧洲最近的铁路口岸,班列的常态化开行为日后拓展北京经阿拉山口至欧洲的线路夯实了基础。
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通过正式验收
9月23日,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已具备封关运作条件,为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注入了新动能。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于2024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规划面积0.75平方公里,围网面积0.676平方公里,是重庆第7个综合保税区。综保区紧邻重庆铁路口岸,通过区港联动等智慧化系统建设,将高效支持与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综保区内已建成36.6万平方米厂房和仓库,为发展整车、医药、冷链、临铁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烟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9月24日,山东港口烟台港首批原木期货指定车板交割业务在烟台港蓬莱港区顺利完成,交割标的为新西兰进口辐射松,共计450方。这是烟威地区首批原木期货车板交割业务,有力推动“木材贸易产业+港口主业+期货市场”的深度融合,促进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趋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进一步畅通区域原木产业链供应链,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港口力量。通过交割业务,烟台港促进木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有利于吸引木材贸易商和货源集聚,控制价格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带动临港木材产业的升级,推动区域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实现“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
宁波—舟山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宁波舟山港助力宣城首单内贸海铁联运“门到门”专列首发
9月25日,“宣城-宁波舟山港-东北”全程“门到门”内贸专列从宣城巷口桥站鸣笛启程,意味着宁波舟山港助力宣城市首单内贸集装箱海铁联运“门到门”业务成功落地,打通了皖南地区至东北方向的物流新通道。该专列的首发,不仅为宣城本地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低碳、经济的跨区域物流新选择,也有助于强化宣城作为区域物流节点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对推动地方产业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服务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具有积极作用。
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西安-圣彼得堡-汉堡海铁线路发车
2025年9月26日,由陆港集团多联公司组织运营的西安-圣彼得堡-汉堡海铁线路班列满载汽车零配件、数码设备、日用百货等货物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新线路启用的首趟列车正式开行。本条线路的顺利发运,得益于西安海关、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与西安铁路局集团三方协同发力、紧密联动,通过高效协作保障了 “铁路—口岸—海运”各环节无缝衔接、顺畅运转。该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营,既是进一步落实中欧班列(西安)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关键举措,也是保障中欧物流通道畅通稳定的具体实践,将为跨境物流运输注入更强信心、提供更坚实保障。
洋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洋浦港区航道改扩建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近日,洋浦港区航道改扩建工程交工验收会议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召开。洋浦港区航道改扩建工程聚焦“深航道、畅通航”目标,对全长13.074公里的航道实施疏浚拓宽及航标等助航设施升级。此次航道改扩建工程顺利验收,是洋浦港航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洋浦港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工程,航道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港区通航条件,助力20万吨级大型船舶便捷进出港,为洋浦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打通“水上动脉”,推动海南自贸港物流与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
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重庆江津开辟“海—铁—江”无缝联运外贸新路径
近日,一批价值23.75万美元的泰国进口纸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顺利运抵珞璜港,在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完成中转换装后,于9月25日装船,经长江黄金水道运至永川港,最终在重庆海关的监管下完成卸货与验放等手续。这标志着江津成功开辟经由珞璜港中转的“海—铁—江”外贸新路径,有力强化江津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集聚与辐射效能。此次运输也是珞璜港首次成功应用“多次中转”模式,实现国际货物由海入境、经铁中转、沿江直达内陆港口的无缝联运。依托这一创新模式,企业在进境口岸即可完成涵盖铁路、内河运输全链条的转关申报,真正实现“一单申报、全程通行”,大幅提升跨境物流的组织效率和通关便利性。
青岛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银川-青岛港”海铁联运通道再添新货种
近日,300吨产自“塞上江南”的精品黄皮洋葱从银川南站装柜后,搭乘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联合开发的“银川-青岛港‘一箱到底’”冷藏班列奔赴青岛港,即将换船出海发往东南亚市场,尽显山东港口跨区域物流服务实力。该票业务的落地,标志着“银川-青岛港”海铁联运通道再添洋葱新货种,进一步提升内陆服务能级。
来源:兰州国际陆港、福港集箱FCT、河北陆港集团、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烟台港、浙江海港、中欧班列长安号、洋浦经济开发区交通运输和港航局、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山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