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书权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第17次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的致辞(摘要)
(2019年8月9日 辽宁沈阳)
创新是民族强盛的核心灵魂,是强国之路的源动力,是园区发展的核心推手。今天,我与大家分享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在园区运作中的经验和创新案例,可以总结成4句话,运作园区一定要向官场要资源;一定要向市场要产业;一定要向“人心”要价值;一定要向城市要未来。
一、向官场要资源
目前,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聚集了四条国际大通道,多个口岸功能聚集的保税区。2007年,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占地面积只有6平方公里,后来面积越来越大,2016年扩大到35.5平方公里,现在正申报60平方公里。根据我们的经验,向官场要资源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即空间一定要有产业,产业需要给当地带来税收和民生,这个空间谁来决策。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事情就好办了。
还有一个案例,重庆刚开始申报自贸区时,园区纳入自贸区的面积只有1.08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7.84平方公里。扩大面积的道路艰辛,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积极主动提供将我们产业纳入自贸区的意见建议,最终扩大了纳入自贸区的面积。因而,创新不能只找领导,不是只做“天台”,有时候“地台”也很重要,“地台”影响“天台”,基础影响决策。
在重庆南向通道打通之前,园区货物流向是经长江到上海、深圳,再分拨到全球。后来我们构想南向通道,即从重庆发出,经过广西钦州到达香港、新加坡,再分拨到全球的铁海联盟。我们整理分析了重庆等海关十几年的数据,形成了南向通道的方案,利用重庆市长接见香港客人的机会,提出了方案并获得肯定。所以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向官场要资源。
二、向市场要产业
2010年,惠普落户重庆,希望降低物流成本。但是空运太贵,水运太慢,所以我们答应开通一条铁路线,这就是中欧班列的第一列。我们打通西向通道之后,发现北下和南下、东下等几条道路也可以打通。于是,我们就打通了到宁波的东向通道、到满洲里、俄罗斯的北向通道,还有通往香港、越南等国家地区的通道。现在,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出发,可以到达83个国家、187个港口,这是市场做的通道。
市场还需要解决钱从何处来。根据我担任财政局长的经历,运作园区需要3种要素。一是土地,二是政策,三是人才和钱,但人和钱都需要园区运营管理者自己解决。我们创新地把贷款从国内向国外转,从短周期借债到长周期借债转。现在园区投资了300-400亿,但我们的融资结构非常合理,从3年—20年不等。2010年,我们首次在海外融资了5亿美元,马上又要在新加坡融资5亿美元。从实体经济到资本经济,从短周期到长周期,靠的是智慧和创新。创新的第二点是需要解决钱的问题。
意大利国际名品奥特莱斯——佛罗伦萨小镇落户重庆,拟投资10亿元。这个项目是我们通过各种关系引进的,虽然它投资不是很多,但能带来我们想到的资源,满足重庆的高端消费需求。
因而,向市场要产业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是产业定位必须要准,第二是资金要充足,第三是要有高端资源。
三、向人心要价值
2014年7月,我来到园区任职,发现大部分员工是二本大学毕业,在无法裁员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我们也把招生范围扩到211、985,甚至英国剑桥大学博士,通过讲故事传递价值和文化,招募员工。另外,我们单位工资不高,很多社会企业到我们单位挖人,但我们要让他们在岗位上有成就感、价值感和对未来有憧憬感,关键是看你怎么做。
第四向城市要未来
我们希望把35多平方公里的空间建设成国际物流枢纽城,这要求城市、产业、景色都要成为一体。于是,我们请了很多著名机构,给我们做产城一体的规划。现在园区的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短板正在补齐,希望未来可以成为国际一流园区。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物联园区专委会、中国物流学会。更多2019年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