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丽 佳怡供应链企业集团总裁
在第17次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分论坛演讲(摘要)
(2019年8月10日 辽宁沈阳)
一、繁荣的供应链金融市场
这几年,供应链金融市场非常繁荣,多方市场主体参与渗透供应链金融领域。除了银行不断推出一些供应链金融产品之外,很多龙头企业利用核心企业地位,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平台企业、供应链企业、物流企业等也参与其中。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供应链金融市场繁荣一定是离不开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的。
二、供应链金融在以物流为核心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中的作用
佳怡的定位一直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大中型制造企业。为了更好地发挥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我们采取的是聚焦细分行业的战略,只有与产业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平衡成本、时效、质量和体验。
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企业还是以商流为核心,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围绕商流流动。站在供应链一体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企业分成三部分:供应网络、内部运营网络、市场分销网络。由于物流要承载着从原材料、货物和商品流动交付的过程,所以它势必要和企业内部运营网络的多个环节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多个环节接触,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内外部多个环节的效率,进一步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分解来看,供应链服务必须是全环节、多活动。全环节指从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到逆向物流的全链条。多活动是指以仓运配为基础,包装、流通、加工等等都要包含在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才能够更好地去发挥和实践。另外一方面,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就会和产业逐渐形成深度融合,能更好地发现整个供应链的需求和痛点。
佳怡服务对象大部分是大中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现金流非常好的。这些大中型制造企业即使有融资需求,其融资环境、融资资源也很丰富,不会使用供应链金融产品。因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现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成本远远要高于银行等融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需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是核心企业所在供应链上下游的部分中小企业,因而供应链金融服务更多的是针对于这些企业的。佳怡在提供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服务过程,总结了一些经验。
第一个是理解,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的用户配套不同的金融服务。
第二个是协同,物流企业需要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但不一定全部业务都自己做,需要有更多协作能力。
第三个是融合,多方主体的合作,必须在文化和战略上与合作伙伴有更多融合。
最后是共生和共赢,我认为这是核心。共生是风险共担的机制,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大家需要共同增强未来风险抵御能力。共赢是利益共享机制,大家要想实现共同发展,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落实到供应链金融具体需求和服务上,大家最关注的是风险。随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风险控制力是升级的。具体来看,第一是增加了第三方的物流监管,在融资企业和放贷企业之间增加了物流监管。第二,四流合一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其实不仅仅是四流合一,还有多环节数据的验证。供应商你的发货是我的收货,你的应付是我的应收,这是一个数据连环认证的过程。第三是资金用途及还款来源明确,这是我认为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非常明确地对用途和来源进行监管,并且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在风险相对可控的基础上,我们把供应链金融可以定义成两个层次的需求。每一个企业在设计自己的服务和产品的时候,都应该考虑。
第一点是基于实现物流链良性循环的供应链金融需求。随着物流从操作层到战略层的升级,企业会把从原材料到终端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物流集中到一起规划和运作。这会使物流企业服务对象的结算体量越来越大,而结算是有周期的。即使核心企业的现金流很好,也不可能提前结账。在这种模式下,就会产生大量的结算资金规模和长周期结算,因而产生了供应链金融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应收、应付帐款的流程清晰的、可控的、封闭的。这个金融产品非常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服务于大中型制造型企业过程中物流不断链的问题。
第二个是基于增加供应链成员黏性的供应链金融需求。很多大企业不断地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供应链责任,也想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但也会考虑和规避自己的风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会承担更多担保义务。但是大企业可以发挥它的主导地位,搭建一个更良性的生态,让企业供应链上有需求的成员,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有需求的是它的供应商和销售商,这部分企业会在订单的基础上出现存货、应收帐款的需求,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也是围绕这些融资需要设计的。
佳怡从2008年开始陆续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了更好服务好我们的客户,佳怡已经和很多银行、金融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多需求灵活、周期短的金融产品,来实现物流的良性循环,同时增加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黏性和提高竞争力。
每一个企业要时刻关注你所在的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升级和研发新的产品,去更好地服务你的客户,才会有更好的竞争优势。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物联园区专委会、中国物流学会。更多2019年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