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枢纽与园区发展趋势的几点认识
蔡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行动——走进物流枢纽(园区)之盐城现代物流园”会议上的发言
2025年7月8日 江苏·盐城
非常荣幸参加在盐城举办第一次“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行动——走进物流枢纽(园区)”的活动,也非常感谢盐城市委市政府对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物流枢纽和园区方面的工作我以前接触的比较少,所以这次活动对我而言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今天上午参观了盐城现代物流园和盐城亭湖港,可以看到盐城在物流发展方面,既充分重视又有力推进,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我国物流枢纽和园区的建设力度大、推进速度快,目前已经建立了极具规模的枢纽园区运营体系,从战略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民生效应来看,各方面的成效都非常显著。我最近学习了有关文件,也在上网查询一些相关材料。对物流园区未来发展趋势,有四个方面的认识:一体化、智慧化、网络化、国际化。我分别就这“四化”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第一,物流枢纽与园区应“一体化”运作。物流枢纽与园区不应该孤立地运作,要集通道、园区、枢纽、产业,一体化推进。要以供应链的思维推进枢纽与园区的建设。物流枢纽与园区建设的一个前提,就是通道的建设。这个通道不是简单地修一条路,而是集路、车、货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的组织方式。通过通道的建设,真正让一个地区的经济“动起来”,能够实现资源有进有出。其次,在通道基础之上,通过物流枢纽和园区的建设,提升供应链的资源配置,流程优化和组织协同的能力和水平,让一个地区的经济“活起来”。在此基础之上,向上延伸推动经贸发展,通过物流与园区助力建设统一大市场,盘活市场,发展经贸,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富起来”。在经济活跃起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让城市经济“强起来”。在一体化的过程中,物流园区和枢纽的建设至关重要,没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后面的经贸活跃和产业集群化也是空中楼阁。所以,我认为在一体化运营过程中,通道建设是前提,枢纽(园区)布局是核心,经贸(市场)繁荣是关键,产业聚集是根本。
第二,“智慧化”是物流园区创新的目标。近年来,物流园区和枢纽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成本(效率)中心,而成为了国家现代物流体系、现代供应链体系中的战略资产。目前,全国有181个国家物流枢纽、2700多家物流园区,已成为支撑供应链体系深化转型升级、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完善的战略资产。枢纽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支撑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柔性、敏捷性和协同性的水平和能力提升。对于这种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智慧化非常重要,整个智慧化过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效率提升,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效率;第二阶段是供应链柔性、敏捷性和协同性的提升,无论是企业之间、产业之间还是地区之间,都要通过新的智能化技术,实现协同能力不断提高;第三阶段是决策能力的提升;第四阶段是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智慧化进程提升枢纽(园区)与市场之间,枢纽(园区)与产业间的协同效应。真正使枢纽(园区)由资源聚集与配送中心转变为供应链的组织调度中心。
第三,物流园区应“网络化”发展。物流枢纽和园区的建设要形成一个基于供应链的网络体系,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层面,一定要以提升组织协同能力为导向,物流枢纽和园区之间要建立有机联系,形成协同机制,才能让其功能真正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仍然有很多物流园区在平台式发展,一味进行资源功能等集中,这种平台发展的模式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物流园区一定要网络化发展。
第四,物流园区应“国际化”发展。目前,很多物流园区,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国家物流枢纽,在建设中已经将国际化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在国际化的竞争过程中占据主动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口产品已经呈现高端化趋势,主要出口产品已经从过去初级的服装鞋帽,转型为汽车等高端装备。而高端化的产品出口,近几年产业出海更是成为趋势,这背后一定要有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供应链支撑,而物流枢纽和园区,则是这种供应链的背后支点。物流园区应该具备面向全球把握自身发展机遇的眼光。面向全球抓住发展机遇。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