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公路货运 > 会议精彩回顾 > 详情

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展播|殷俊:构建服务于枢纽的枢纽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17:52 中物联物流园区专业委员会

构建服务于枢纽的枢纽

--宜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运营经验分享

殷   俊

宜昌交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演讲(摘要)

(2021年3月26日 中国·青岛)


蜀道三千,峡路一线,宜昌处于长江黄金水道中上游结合部,扼长江三峡门户,上控巴蜀,下引荆襄,自古就是南北交汇、通江达海的重要水陆要冲。

在古代,宜昌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吴蜀火烧连营大战在宜昌   猇亭。在近代,宜昌在1876年就被辟为长江通商口岸。在现代,宜昌石牌保卫战挡住日军水路入侵重庆,被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当代,三峡大坝、葛洲坝改变宜昌,成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宜昌区位得中独厚,以中国地理著名的胡焕庸线划分,宜昌位居占全国人口94%的胡焕庸线以东区域中央。交通优势明显,在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沿江运输大通道和二湛大通道在我市形成十字交叉。因叠加长江航运三峡船闸节点,让我市成为“黄金十字”。

宜昌交通均为国家干线,拥有独一无二的长江水运通道,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在此交汇,宜万铁路和焦柳铁路在此交汇。宜昌是G42沪蓉高速、G50沪渝高速、G59呼北高速的交汇点,西气东输管道和翻坝油气管道的交汇处,三峡机场是中部非省会城市客运量最大的机场。区域物流要素高度集中,云集了水铁公空管所有运输方式,以及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宜昌是大国重器所在地,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宜昌是长江经济带关键节点城市,肩负着解决长江航运三峡船闸通行能力不足问题的重大使命。通过海进江的模式,宜昌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产生全方位联系。宜昌肩挑长江下游的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上游的成渝双城经济圈,这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大世界级都市圈,它们之间联系的核心节点就在宜昌。

2003年,宜昌三峡船闸投入运行,船闸通过量快速增长,2011年首次突破1亿吨。2020年,过坝货运量1.38亿吨。为破解长江航运瓶颈问题,宜昌市委、市政府高标准谋篇布局,加快构建“两路(江南江北翻坝高速)、两港(宜昌枢纽白洋港、茅坪港)、两铁(白洋港疏港铁路、茅坪港疏港铁路)、一管(江南翻坝油气管道)”为核心的三峡翻坝运输体系,大力推进三峡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着力在“通”上下功夫,在“江”上做文章,以大交通格局促进大物流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物流业、运输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物流网络,实现一站服务、一体组织、全程可控。


1
成功构建翻坝转运体系

2018年11月,宜昌以茅坪港、白洋港为核心的长江三峡枢纽“大分流、小转运”水铁公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依托宜昌枢纽白洋—茅坪翻坝组合港,宜昌实施商品车、集装箱“水公水”翻坝运输,实现24小时内坝上茅坪港与坝下白洋港高效运转,节约4天时间成本。其中:

在商品车运输方面,实现了宜昌枢纽秭归港到重庆,宜昌枢纽白洋港到武汉始发商品车滚装航线的常态化运营,2020年实现商品车翻坝14.76万辆。武汉到重庆的航运周期缩短到4.5-5天,比正常周期减少3-5天时间。同时,实现从宜昌枢纽秭归港到湖北省内及河南、湖南、安徽等地常态化运营,2020年完成商品车分拨运输8.6万辆。商品车涵盖东风、一汽、上汽、吉利、东风等主流品牌。预计2021年,宜昌枢纽白洋—茅坪组合港完成商品车翻坝22万量,商品车分拨运输10万辆。

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宜昌枢纽白洋—茅坪翻坝组合港实现了集装箱“水公水”、“水梯水”、“应急甩挂”等翻坝运转模式。集装箱“水公水”翻坝是坝上秭归港和坝下白洋港叠加两坝间的短距离公路运输,形成重庆—宜昌—上海的集装箱分段运输形态。集装箱“水梯水”翻坝是在秭归港—白洋港之间通过“电梯船”、利用“升船机”实现过坝运输。集装箱“应急甩挂”翻坝是重庆出口到日韩等地的外贸集装箱货物,经下水重型滚装船甩挂运输到秭归港,公路接驳到白洋港实现报关出口,为重庆外贸集装箱货物快速通过三峡大坝提供便利。


2
推进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宜昌枢纽以散改集、集改散、北粮南运西进、粮肥互换、磷铁对流等特色项目为抓手、以开辟始发航线和铁路班列为纽带、以政府扶持政策为引导,全面打造以白洋港为通道经济的多式联运体系。

一是开辟宜昌始发水运及铁路航线。2020年,宜昌枢纽白洋港开辟始发航线的集装箱支线船公司12家,串联云南水富、四川宜宾、泸州等主要港口,实现集装箱水运货畅其流。铁路新开辟了宜昌—重庆、宜昌—成都的集装箱沿江班列,宜昌至贵州、云南、甘肃等地的集装箱专列均实现正常发班,为成渝经济圈腹地企业建立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新通道。

二是培育大宗散货特色品牌线路。2020年,宜昌枢纽白洋港对磷矿石、铁矿石、叶腊石、锂辉石等散货货源通过散改集和集改散模式形成对流,完成280万吨港口吞吐量;以玉米、小麦粮食类货源为重点,北粮南运西进”完成量140万吨;“粮肥互换”是把东北的粮食和宜昌的化肥通过集装箱形成对流,完成对流互换量30万吨。

三是完善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宜昌枢纽枝城港发挥铁水联运优势,开辟“北煤南运、西磷东运”铁水联运业务,形成东西贯通、南北对流、干支相通、铁水相连、江海直达的集疏运功能,是长江中上游货物铁水中转运输多功能、综合型、全方位的大型枢纽港口,预计2021年达到550万吨。铁路集装箱预计2021年突破8万TEU。


3
探索物流服业务创新

作为三峡枢纽“大分流、小转运”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我们以白洋港为基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依托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成功探索“北粮南运西进”物流新体系,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东北、三峡、成渝三地“粮肥互换”。

与中粮集团合作,通过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探索“港口+贸易+全程物流”模式,白洋港成为宜昌首个国家粮食交易交收库,大宗散货业务由单一运输服务向全程供应链服务转变。进一步发挥粮食贸易的核心优势,以多式联运为依托,培育大市场,发展大物流,形成白洋物流园粮食交易市场,实现粮食加工产业落地,将白洋港打造成浓缩版的中部“北粮港”。

宜昌枢纽云池港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和铁路集散优势,联合宜昌天元物流货场打造了宜昌地区最大的钢材供应链服务平台,采购金额48亿元,采购货物120万吨。


4
打开三峡物流黄金十字骨架

为建设好全国第一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我们打造了承东启起、接南纳北的黄金物流十字骨架:

向东,依托上港集团和长江水道打通连接长三角,串接辐射日韩及欧美洲地区。

向西,依托民生轮船股份公司连接西南地区,串接辐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区。

向南,通过江海联运,将粮食贸易延伸至广东、广西地区,串接辐射东南亚地区。

向北,与大连港、锦州港合作,利用东线网络,辐射东北地区;衔接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枢纽,开通宜昌—西安-新疆物流通道,延伸至俄罗斯及中亚地区。


5
着力构建防疫应急物流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防控形势严竣,宜昌物流枢纽从防疫保障、运力支持、箱源调配、装卸作业等方面主动作为,确保了长江黄金水道物流体系畅通。

一是积极主动作为,畅通干线应急通道。白洋物流园免除仓库全部费用,免收集装箱重箱库场使用费,优先保障医疗防疫和民生物资运输船舶、车辆作业,有效发挥了国家物流枢纽的集散中转和应急保障作用。

二是发挥联运优势,保障国民经济运行。发挥宜昌物流枢纽担当,保障9000吨中央战略物资应急转运,秭归茅坪物流园在西进道路封闭情况下,通过水水转运商品车,保障西南地区汽车销售。白洋物流园在养殖场饲料严重告急情况下,10天内完成3000吨粮食紧急转运,解决了饲料企业和大量农业养殖户的燃眉之急。

三是整合物流资源,加强民生物资保供。调运全市物流资源做好城市保供和运力调配,34天保供运输生活物资2300吨;为宜昌城区1500多个小区提供民生物资保障,实现了物资“快中转,零积压”;创新开展“以干线物流补充快递运力”新模式,协调干线物流企业,完成1.93万吨脐橙紧急销运,解决当地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


6
铁水联运技术实现新突破

2019年,白洋港铁水联运项目被列入国家《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行动计划》,2020年被纳入交通强国试点项目。通过在白洋港建设集装箱新型铁路,实现国内首创,并将疏港铁路引入码头平台、采用“车船直取”作业模式,实现集装箱不落地直接装卸,减少传统铁水联运多次转运、多次装车环节。通过智能轨道牵引车实现车辆与岸桥的精确驳接、自动协调,车辆移动而岸桥不移动,使吊车在70秒内完成集装箱装卸,定位精度20厘米,为国内铁路专用线引入同类码头平台提供了示范案例。

宜昌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的城市定位,这充分体现了宜昌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我们将充分发挥首批国家物流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联动产业、经贸、空间的枢纽经济新范式,以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国家物流枢纽联盟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