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北部湾港铁海联运一体化
服务高质量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向 铮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在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
物流枢纽与多式联运分论坛上的演讲
4月10日 广东·广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
大家好!很荣幸能受邀在此代表公司与大家齐聚一堂,共同交流经验。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的指导和关心以及有关单位和兄弟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北部湾港铁海联运一体化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向大家进行汇报和分享。
北部湾港不是一个单独的港口,而是由钦州、北海、防城港三个港口组合而成,2013年依托北海港实现了三港整体上市,并通过“支线驳船”的紧密配合,形成一港三域差异化分工、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其中,钦州港作为中轴,重点打造国际集装箱的干线港和油品运输的中转基地;防城港港在西边,以大宗散货为主,重点打造大宗散货的集散枢纽;北海港靠东,主要服务临港工业和桂东南区域的企业。我们是最早实现省港资源整合的先行者,钦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2020年被纳入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名单。北部湾港立足中国西南中南、辐射中国西部区域、衔接亚欧大陆,面向东盟、连通全球,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部湾港时提出了“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即“四个一流”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北部湾港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北部湾港集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北部湾港铁海畅联、优服提效,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我们的生产经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24年完成了集装箱吞吐量901.5万标箱,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今年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39万标箱,同比增长12.06%。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从2017年的2.17万标箱增长到2024年的47.6万标箱,增长了21倍。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共同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水平打造北部湾港国际门户港,提高江铁海多式联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这也对北部湾港铁海联运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通过推进铁海联运“五个一体化”的建设来实现铁海联运智慧化和一体化,让铁海联运连接更加高效顺畅。一是“作业区域一体化”,将中心站和码头归属一个作业区,实现港口和铁路堆场资源共享,运营更加高效安全。二是“海关监管一体化”,中心站和码头归属同一个海关监管区,海关和港口铁路深化协作,实现铁海联运的货物在不同的区域实现一体化的监管。三是“业务营销一体化”,通过搭建铁海联运平台,统一受理服务,实现铁海联运业务“一站式”委托和“一站式”服务,提供全程“一口价”产品。四是“信息系统一体化”,中心站和码头铁海联运的信息互联互享、数据共享、实时交互,从而实现铁路、场站、码头、堆场、集装箱、班列、班轮等必要信息的共享和铁海联运全过程的跟踪。五是“生产组织一体化”,将中心站和码头的生产组织统一管理,铁海联运业务链条的衔接顺畅,作业标准和作业规则衔接统一,中心站的车站作业、货运组织、堆场管理和装卸业务等与码头同频共振,不同目的地集装箱快速甄别和分流,推动车船的匹配,发展直装直卸的模式。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是高站位统筹,创新铁海联运一体化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有关文件加强指导,支持推进北部湾港铁海联运试点工作。广西出台了《北部湾港集装箱铁海联运一体化建设运营方案》及工作细案。国铁南宁局集团、南宁海关、中铁集、北部湾集团紧密协作,推动铁海联运的合署办公,2023年6月,钦州中心站港口作业区纳入钦州大榄坪港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由港口统一向海关报送相关的监管报文,从而实现了钦州中心站港口作业区和集装箱码头海关监管的一体化。
二是高质量协同,实现铁海联运作业区域一体化。钦州中心站位于集装箱码头堆场后方,建设运营初期与码头之间有物理围网直接隔开,未能充分发挥中心站和码头物理毗邻的优势。2023年6月,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拆除了中心站与码头之间的围网,从而实现了铁海联运作业区域一体化,将码头与中心站之间的集装箱导运由“外转运”转为“内转运”;钦州铁路中心站已成为全国首个纳入海关监管区的中心站,实现了监管的一体化。
三是高效率联动,优化铁海联运一体化作业流程和信息互联。我们推进中心站至码头的转运环节由6个压减为4个,与国铁集团共同创新铁海联运数据衔接模式,从而实现港口统一报送港铁数据,解决了同一个海关监管场所内两家主体的数据报送问题。2023年11月,我们打通了港口铁路数据交换的通道,完成了首批中心站监管数据的交换。在2024年3月,首次实现国内港口与铁路系统的实时对接,将数据的延迟从10-30分钟降低到了1分钟以内。
四是高标准布局,推动铁海联运一体化资源共享。我们分别在广西和重庆成立铁海联运班列运营平台,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并且提供“一站式”“一口价”全程联运服务。实现了码头与中心站堆场等资源共享,完成了火车直卸至码头堆场的测试,推动铁海联运直装直卸比例稳步提升到20%以上。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取得了“四化”成效:
一是生产作业高效化。2024年铁海联运箱平均提卸柜时间为20分钟。铁海联运日均转运量由278车增至550车,提升了97%。铁海联运业务保持平稳增长势态,2024年铁海联运完成了47.6万标箱,同比增长5.4%。
二是集装箱转运便捷化。传统集装箱码头的转运运距从3.6公里缩短至2.6公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转运距离从2公里缩短至1公里。铁海联运集装箱单次转运时间从3小时压缩到1.5小时以内,减少了一半;主要转运车队车辆日均转运次数由5.9次提升到10次,提升了69%。
三是客户服务便利化。我们通过联合开发的北港网集疏运平台打通了码头、铁路、海关客户的信息,对铁海集装箱转运作业进行统一协调与监管,客户可以通过北港网实现铁海联运“一站式”委托,并且对整个铁海联运进行全过程跟踪,实时掌握物流动态。
四是联运模式数字化。港铁信息实时交互突破行业壁垒,从而实现中心站与码头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交换,打造港铁一体化监管创新的模式,从而实现海关对铁水公运输方式的货物换装、仓储、中转等作业一体化监管,成为全国港口多式联运监管模式的典型创新示范。
下一步,我们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铁集团等有关单位的指导下,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与国铁南宁局集团、中铁集等企业共同努力,重点推进“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一体化转运质效。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验箱系统,优化中心站的验箱流程,推进智能验箱系统与海关、船坞公司、铁路系统的对接;推动港口与铁路场内转运作业服务时效分别压缩至30分钟以内,铁海联运集装箱转运时效缩减至1小时以内;实现铁海联运转运成本降低20%。
二是提升一体化协同能力。健全业务主体合署办公机制,提升铁海联运“单一窗口”服务水平。推动实行统一的铁港验箱标准,提高查验效率。与船公司合作签发海铁联运全程提单,探索海运提单向内陆延伸,逐步提升全程提单在海铁联运业务中的比例。
三是提升一体化智慧水平。建设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同时探索将IGV智能引导车的运输范围从港区扩展到钦州中心站,从而实现码头和中心站的集装箱智能转运。并且探索一体化智慧化生产体系,持续提升港口和铁路之间生产作业的智慧化水平。此外,我们还正在积极打造江铁海公多式联运的标杆。以钦州自动化码头铁海联运一体化,配合平陆运河正在开展的江海联运配套工程,这两个大项目为依托,围绕江海铁公多式联运的场景,突破多元的数据交换、智能运输协同管控的关键技术难题,从而实现数据高速交换、车辆智能管控、资源优化调度、系统集成示范的标杆。
面向未来,北部湾港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四个一流”重要指示,聚焦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广西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的战略任务,联合相关主体不断提升江铁海联运的一体化智慧化水平。
作为资本市场最活跃的港口类上市公司之一,我们也希望与各位在业务上、在资本市场上开展广泛的合作。产业与物流融合方面,北部湾港集团在国内外均有成功的案例。比如在马来西亚,我们在两国双园(马中关丹产业园和中马钦州产业园)共同建设运营和招商引资产业园及码头,实现了“以港兴产,以港兴园”的模式,并成功复制到文莱,正在越南开拓同样的模式。
综上,欢迎大家到北部湾港考察指导,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享未来!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物联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