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实践
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柳建民 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2021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联合推进会
暨第19次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上的演讲(摘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按照会议安排,我谨代表河南机场集团向大家分享郑州空港枢纽的建设实践、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 年11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批复,郑州成为全国首批首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河南省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背后的逻辑是国家战略的支撑,河南作为内陆省份,地处中原,不靠海不沿边,如何打通面向全球的物流通道,如何打通与世界的连接。河南省把郑州空港枢纽建设当做是改善河南省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开放度的重要支撑。最早于2007年,省委省政府就创新性的提出“民航优先”发展战略。2012年,河南省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秉持“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思路,提出了“货运为先、国际为先、以干为先”的“三为先”发展战略。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首个国家战略支持下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获得国务院批复。2017年,习总书记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从河南民航发展历程来看,郑州空港枢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形成覆盖欧亚、辐射全球的现代航空物流网络的国际枢纽的实体形态,具有国家发展战略赋能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良好基础条件。
郑州空港枢纽的建设运营主体单位是河南机场集团,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以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河南机场集团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在枢纽建设运营上取得显著成效。
近几年,郑州机场货运吞吐量从2011年的10.3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63.9万吨,行业位次已由第20位提升至第6位。2021年,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全球航空物流运输恢复速度放缓,郑州机场实现了逆势增长,1-9月份完成货邮吞吐量50.88万吨,同比增长19.45%,其中国际地区货邮量保持较高增长势头,完成39万吨,同比增长33.4%,所占份额为76.69%。枢纽建设运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航线网络布局更加优化完善
郑州航空枢纽运营共27家货运航空公司(其中19家国际全货机航司),开通43条全货机航线,周计划全货机航班量150班,通航城市45个,基本建成“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连接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枢纽内本土货运航空公司有中原龙浩、中州航空2家,其中中原龙浩航空运力增至9架,开通布鲁塞尔、东京等8条航线,中州航空运力增至5架,开通长沙、深圳等4条航线。
2.口岸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郑州空港枢纽已具备药品进口等7个指定口岸,数量、种类居内陆机场之首。全面实现“7×24小时”通关机制,建立了生鲜冷链等特种货物绿色通道,实施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货到验放”,通关效率位居全国前列。与海关建立密切协作,不断优化通关环境,提高海关、边检通关保障效率,支持入驻枢纽内的航空企业与机场结成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形成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枢纽发展合力。
3.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货物保障能力达到国际水准,超长超重和危险品货物保障能力全国领先(单件货物最长22米,最重43吨)。具备1-9类危险品保障资质和保障经验,引进天津津检、上海化工院在港区设立实验室。实现“多货站、多关区”货物自由调拨,提升空侧货站与陆侧货站衔接效率。选派骨干力量赴新加坡、香港、卢森堡等机场学习国际化保障经验,培养了一支服务货运枢纽的专业人才队伍。构建了“空空+空陆”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货物集疏范围覆盖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川渝等主要经济区,品类发展为冷链、快件、电商等23大类、7000余种。
4.软件方面,智慧物流建设明显提速
枢纽内“三大系统平台”全面建成投用。国际物流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能够实现(境内)公路、铁路、海港等运输方式与国际航空、境外陆运整个运输链的信息共享,已经实现了卡车运输单证的电子化,在国际进港业务上,基本上实现了以航空运单为主导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大中型机场货站生产系统和航空物流信息平台的各模块和子业务系统已全面投用,为服务各方的数据互联互通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在建的北货运区提前引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物流技术,配套自动化设施设备,北货运区智慧园区将成为新型智慧化货站。
5.硬件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
郑州空港枢纽已拥有4E和4F级两条跑道,两座航站楼总面积61.5万平方米,综合交通换乘中心27.4万平方米,各类停机位144个,其中货机停机位9个,建设7座货站(临空货站5座),总面积14万平方米,年货邮吞吐量保障能力70余万吨。及时启动了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研究工作,按照2030年为目标年,建成第三、第四跑道及相关滑行道系统、货机坪、北货运区、南货运区(一期)以及相关配套项目等设施,满足货邮吞吐量300万吨的发展需求。
6.三大试点先行先试,探索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1)加快落实郑州机场电子货运试点项目
郑州机场航空电子货运试点是2020年民航局批复的全国唯一的电子货运试点,致力于打造枢纽航空物流全操作链条的无纸化,打造航空物流行业的“单一窗口”。目前,航空电子货运试点已初步形成航空物流标准化体系,电子运单中性平台和航空电子货运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郑州机场航空电子货运试点项目内容,实现枢纽内机场与各方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达到航空物流全操作链条的电子化和无纸化的目标。
(2)大力支持海外货站试点建设
“海外货站”项目先后列入民航局“提升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第一批试点项目”、《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和支持。目前郑州机场已经开通了首个“郑州—布达佩斯”定期航班,并与布达佩斯机场签署中匈货运枢纽合作协议,双方互设专属货站,通过各自的区位、航线、货源等资源优势,共商共建中匈航空货运枢纽项目。
(3)创新空空中转试点业务模式
“空空中转”是民航局批复的提升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第一批试点项目,旨在进一步发展货运中转业务,解决直达航线不足等问题,降低航空货运成本,为各类贸易方式的货物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郑州机场联合民航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空空中转模式创新研究,确立了机场未来空空中转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及路径。目前,已先后进行了国际国内互转、国际转国际、国内转国内模式下多航司、单航司、换单、通单等十余种中转业务的系统测试工作。积极推动“郑义联盟”项目合作,将义乌跨境电商货物经郑州机场中转海外货站,现已完成空空中转运输测试。
一是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主要包括适度超前开展机场设施建设或扩建,完善航线网络布局、提高网络覆盖性,加强通关政策的沟通,开展试点和多式联运模式的创新,开展航空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等。保障能力的提升是机场基础性的工作,机场在不同时间段也将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是深度推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最先是由习总书记提出的,它的概念完善了“一带一路”的概念。目前,我们在深度研究“空中丝绸之路”是什么和怎么建设的问题,尝试以布达佩斯海外货站为试点,结合一带一路“五通”,深入开展“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在尝试成功的基础上将在中欧、西欧、北美、南美更大范围布局完善海外货站,不断增强航空货运自主可控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培育市场主体。机场作为中性平台,需要凝聚郑州空港枢纽的核心要素,带动物流、人流、资金流等高端航空生产要素资源向枢纽机场汇聚,为产业落地、打造航空物流园区、发展临空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奠定基础。目前郑州机场已与国内外大型物流集成商DHL、FedEx、东航物流等积极对接开展合作,谋划设立分拨区域中心等。
四是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各位领导已经提了很好的观点,这里就不再赘述。
五是加大人才支撑的力度。与民航局深度衔接,以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依托,联合航科院,组建民航系统内首个航空物流研究院,通过对航空物流全产业链的研究,探索发展规律,构建生态体系,布局航空产业园,促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更加丰满和完善。
六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机场的建设。研究探索与清华大学合作,明确技术路线和途径,主要在清洁能源的使用、绿色建筑的推广、碳补给和碳封存的技术应用以及数字化运营和支撑四方面开展研究。
随着大家对航空物流客观规律探索的不断深入,我相信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一定会更加完善和丰满,借此机会,特邀请物流行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赴郑州机场观摩指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