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的实践与探索
白中亮
商丘行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行动——走进物流枢纽(园区)
之盐城现代物流园”会议上的演讲
2025年7月8日 江苏·盐城
尊敬的蔡会长,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商丘枢纽的概况
商丘地处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界,是河南的“东大门”、共建“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是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建设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原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
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始祖、三皇之首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商丘是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朝和西汉的龙兴之地,孔子的祖籍地,庄子的故里,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乡。商丘古城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城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城池建城史天然博物馆”。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
商丘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务院确定的“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郑徐与商合杭高铁、京九与陇海铁路、310与105国道、连霍与济广高速在商丘交汇,构成黄金“十字架”交通网络,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高铁普铁“双十字”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随着民权通用机场的投入运营,雄商高铁(商丘段)、沱浍河航运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商丘机场即将开工建设,商丘将建成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商丘将成为河南除郑州之外又一个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商丘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于2021年11月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由核心区商贸物流区和功能互补联动区保税物流区两个片区构成。商贸物流区建设主要涵盖八大板块: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电商快递、公路港、保税、铁路口岸和应急物流。保税物流区建成并稳妥运营,今年1—4月商丘保税物流中心位列全国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排名第17位。通过近年来枢纽建设,枢纽建设区域从最初获批的不到6平方公里,已扩展至近20平方公里。
枢纽以服务商丘、联动周边、辐射全国为导向,通过联动全国国家物流枢纽,加快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支撑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成为服务全国消费升级的商贸物流组织中心、国家重要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服务基地、豫鲁苏皖区域商贸物流集散地、区域枢纽经济发展示范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立足区位优势,高站位谋划枢纽布局
商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枢纽经济发展,从2016年开始,就提出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成立枢纽经济发展工作专班,与国家权威研究机构合作,将商丘作为枢纽经济发展研究试点,前瞻性绘制枢纽经济发展“规划图”。2017年8月发布全国地级市首个枢纽经济发展规划。如今,商丘已成为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家示范物流园区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城市。
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商丘枢纽经济的发展给以充分肯定,批准成立了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发了《关于支持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商丘枢纽经济发展赋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助推商丘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核心功能,高标准推进枢纽建设
1、强化枢纽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枢纽地处陇海与京九、商合杭与郑徐高铁、连霍高速与济广高速交汇的交通优势,加快商丘铁路、公路客货运枢纽、物流节点设施等基础平台建设。
商丘传化公路港——商丘传化公路港是浙江传化集团在河南打造的首个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运用北斗导航定位、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形成以服务货车为核心,地面服务与云物流、云车智能信息化指挥并举的“公路物流o2o全新生态圈”,促进物流园区、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货物信息的精准对接,加强人员、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信息的有效匹配。目前,入驻物流企业200多家,日均车流量2000次/天,货物吞吐量2万吨。2024年,园区平台营业额达20亿。
商丘国际陆港——2020年12月22日,中欧班列(郑州)首次和地市合作,在商丘开通商郑欧班列。为确保商郑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商丘市政府与河南中豫港务集团合作在枢纽建设运营商丘国际陆港,总投资45亿元,占地4000多亩,主要建设多式联运集疏中心、集装箱业务集疏中心、新型冷链物流中心、新型电商物流中心等。设计近期(2035年)运量453万吨,远期(2045年)运量809万吨,主要承担商丘市及周边地区到发货物,包含钢材、铝锭、木材等笨重货物以及矿产、粮食、化肥、商品车、集装箱、冷链等。项目建成后,能够充分发挥“公铁联运”优势,可拉动多个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实现物流高效转运,推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中欧班列和电商、冷链等新兴业态,促进商丘市与毗邻经济据点和“一带一路”地区商贸往来,更好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商丘高铁物流园——依托商丘商合杭高铁动车存车场,建设高铁物流园,推动高铁快运跨越发展。鼓励商丘快递企业、与铁路联合开展高铁快运业务,加强与郑州、北京、上海、合肥、广州等高铁枢纽城市合作,将商丘发展成全国高铁快运网上的重要节点,打造四省交界区域的高铁快运组织中心。高铁动车存车场计划今年年底投入使用,2026年商丘高铁物流园开始建设。
2、加快冷链仓储设施建设
主要建设高标准、智能化、绿色化冷链仓储中心。
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由商丘行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总占地约510亩,总投资约26.8亿元,其中项目一期占地约302亩,投资约16.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全自动化智能冷库、常温高标库、普通库、海关检验检疫中心、分拣中心、展示交易、冷链总部基地等。项目功能定位为国家区域性冷鲜食品仓储集散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中部地区自动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智慧冷链物流分拨中心,年交易额300亿元以上,年税收约2亿元。下一步,我们将与国内一流的冷链物流运营团队合作,引进知名冷链物流企业入驻,用3-5年时间形成内陆高端冷链物流分拨中心,创建中原牛羊肉、海鲜冷链一级批发市场,打造千亿级冷链物流基地、智慧数字商贸供应链总部基地。
商丘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由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在原市场2100亩的基础上向东向北扩展,扩建面积1600亩。已投资3.9亿元,主要建设冷链物流、加工配送、电子商务、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市场规模达到3700亩,将成为全国最大、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齐全、管理更加科学,集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于一体的超大型国际农产品物流港。预计市场年交易量将由现在的2000万吨逐步增长到约3000万吨,年交易额由现在的700亿元逐步增长到约1000亿元。
(三)创新运营模式,高效能驱动枢纽运转
1、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机制
枢纽采用“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建设”的多元化综合开发建设模式。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物流枢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提供政务管理及配套公共服务。枢纽运营采用单一主体为核心,多元合作方式。由商丘行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基础设施和平台类项目运营主体单位,并与商丘陆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方式,对枢纽进行统筹合作运营,有序推动干线物流组织、多式联运业务、区域分拨配送、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集成业务、综合信息服务等物流服务资源集聚,提升物流一体化组织效率。
2、强化干支仓配联动运作
干线业务主要是依托商丘国际陆港,加强与郑州陆港合作,开行中豫(商丘号)国际货运班列,目前主要发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老挝等中亚、东盟国家,货源地以商丘及周边地区为主,覆盖河南、山东、江苏和安徽等省份。
支线业务主要依托商丘传化公路港及“传化智联10枢纽、160基地”之间的港港联动网络优势,积极打造覆盖豫、鲁、苏、皖四省200公里半径的落地分拨与集疏运,辐射周边25个县,惠及7000多万人口。园区入驻物流企业近300家,干线直达线路38条,中转线路辐射125条,日均车流量2500次/天,货物吞吐量1.5万吨左右,依托公路运输的区域分拨配送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仓储配送业务主要依托枢纽内的市场资源优势,联通周边虞城县、夏邑县、柘城县、宁陵县、睢县、永城市等物流节点,实现市区、县(市)当日达和商丘区域网络全覆盖,打造商丘城市分拨中心,服务周边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县市区。
3、推进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体系形成
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一期建设占地规模达2100亩,总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拥有12大交易区、6000多家商户的全国知名大型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发布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滚动播出,成为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2024年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完成760亿元和2600多万吨,位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
紧紧立足商丘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优势,商丘农产品冷链供应链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农副产品供应、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等环节,提供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配送、温度监控等全程冷链服务,结合大数据预测、信息管理、电子交易结算、供应链金融、质量溯源等功能,保障全方位服务,形成供应链整体功能网络,实现从农产品种植和采购源头到需求端全链条的整合与对接。
(四)凸显枢纽价值,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
我们紧抓枢纽建设机遇,疏堵点补短板,不断拓宽物流大通道、织密物流网络,增强物流枢纽功能,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在枢纽建设、运营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业务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年货物吞吐量612万吨,比2023年增长8.8%。物流业务收入22亿元,比2023年增长10%。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仓库平均利用率90%以上,库存平均周转次数2.5次。截至2024年底,已引入经营主体500多家,其中物流企业236家,已形成豫鲁苏皖周边规模最大的大宗物资、生活物质商贸物流集散枢纽,辐射国内30多个省区、200个地级以上城市、5个国家。
产业集群初步显现。一是商贸物流集群。区内现有中原佳海商贸城、亿丰国际博览城、光彩大市场、白云副食批发市场、白云世贸、豫东食品城、中州世贸等7个大型专业市场,总占地4300多亩,总经营面积160多万平方,自配仓储50万平方,入驻商户1万余户,年交易额800多亿元,以农产品、食品、建材、冷链为主导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二是仓储物流产业集群。新发仓储物流园、三全冷链、双汇冷链、才华物流、中创物流、益汇糖业分拨中心、吉运快递物流园、华东中泰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仓储物流园,总占地1000多亩,建设标准化仓储近70万平方米,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商丘传化公路港入驻物流企业200多家,新发仓储物流园、吉运快递物流园等集聚京东、顺丰、圆通、邮政等一批顶级快递物流企业。四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新吉奥房车、宇畅车辆制造、阿叶新能源专用车、河南恒源通铝基产业园、神火铝箔项目、莱尔科技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聚链成群,并且在新材料产业也取得重大突破。五是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入驻河南天元建设集团、同信电力等企业20多家,2024年上缴税收近2亿元。
三、挑战与思考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目前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一是枢纽能级有待提升。对比先进枢纽城市,在大型综合物流平台企业引进、高端物流要素集聚、国际物流网络深度覆盖等方面仍有差距。二是多式联运效率瓶颈。商丘铁路、公路客货运枢纽、物流节点设施等基础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信息壁垒、标准衔接、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仍需持续攻坚。三是产业联动深度不足。枢纽对本地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深度嵌入和增值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四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政策精准性、要素保障效率、人才吸引力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学习兄弟城市先进经验,全力建设更具韧性、更富效率、更可持续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商丘力量”!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物联物流枢纽与园区分会)